Rev Dr Choong Chee Pang (1942 – 2021)
悼念·缅怀——锺志邦博士
(10.9.1942 – 12.6.2021)
In Loving Memory of Rev Dr Choong Chee Pang


- 悼念缅怀 - Requiem
- 生平简历 - Biography
- 追思安息 - Wake & Funeral
- 视频致敬 - Video Tribute
- 报章剪辑 - Articles
- 悼词短信 - Tributaries
- 悼念短文 - Eulogy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该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 “
——提摩太后书4:7-8上(和合本修订版)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Henceforth there is laid up for me the crown of righteousness, which the Lord,
the righteous judge, will award to me on that day…”
— 2 Timothy 4:7-8a (ESV)
我们敬爱的事工顾问和活跃的合作伙伴锺志邦博士于2021年6月12日(星期六)
蒙主恩召、安息主怀!
关于锺博士:
- 锺志邦博士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大专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及信义会事奉。
- 1977至2001年任教于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先后担任教务主任、院长、研究院主任及东南亚神学研究院区主任、博士生导师及审考员。
- 1988年起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起为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 1992年起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特委宗教理事会理事,2001年受聘为世界信义宗联会学术顾问。
- 活跃于画坛,作品曾获多项大奖。由于对时势的兴趣及关注,常应邀为媒体评论时势,曾屡次担任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评委。
- 先后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士
英国伦敦大学神学士(荣誉级)
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硕士
英国亚伯甸大学哲学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访问学者 - 著作:《普天注释:约翰福音》《约翰福音(卷上)》《约翰福音(卷下)》
- 2019年7月锺博士是新加坡圣经公会主办《和合本》百周年纪念——和合论坛的讲员之一,分享题目是 “明道、学道、行道” 。论坛内容收录在
《太初有道 《圣经》和合百年纪念文集》里。若您想拥有一本,请与我们联系。存书有限,送完为止。 - 2020 年10月锺博士为新加坡圣经公会主办的“圣经与中华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分享“基督徒的艺术观”。
点击链接观看锺志邦博士的的分享: https://youtu.be/j3xzAIQA_bM
追思礼拜:6月14 & 15日 |晚上8点
5 Poh Huat Road, Singapore 546703
以下是钟志邦教授丧礼三天聚会的链接:
14 June: https://youtu.be/ohxRQNy-iqo
15 June: https://youtu.be/mcgIt_rQEGE
16 June: https://youtu.be/YnGJIhfGDQQ



如果您想为锺志邦博士写吊唁词,请发邮件至 comms@bible.org.sg
知道锺志邦博士是从妈妈、家公、家婆口中得知的。当年他们参加了在沙巴举行的世界客家大会。锺博士是其中一位讲员。他以客家话,亲和风趣的演说,让台下的家人们听出耳油,产生共鸣。会后还特意长途电话吩咐我要买周六的晚报,关注锺博士的专栏“小红点观天下”。锺博士就这么收获了长辈们的欢心,成了他忠实的粉丝!
多年后,我在新加坡圣经公会全职服事。通过宣教活动、举办书画展等时,和锺博士有了初次的接触。锺博士不但是一位圣经学者,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2019年是《和合本圣经》问世100周年纪念。我们邀请锺博士成为和合论坛的讲员之一,他二话不说,立马答应,鼎力支持这意义深长的活动。锺博士分享的题目是 “明道、学道、行道” 。论坛内容收录在《太初有道 《圣经》和合百年纪念文集》里。
去年8月份,我在全国进入放松疫情管控措施第二阶段后回到公会上班时,在长廊上与锺博士击拳问安,做短暂交流。当时邀约他为“圣经与中华文化艺术节”录制分享视频。锺博士不假思索,一口就答应了,马上给了我他的联系方式,同时也要了我的名片,说好让他记得我。好一位认真、看重事物的长辈呀!
几天后,待我致电于他,想与他进一步交流时,锺博士已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他已写了分享大纲,并正在完善它。那段日子,我们通过电邮和电话交换意见,确定内容和主题没有出入。
锺博士一开始就邀约我们2人拍摄组到他府上去进行拍摄工作,并一直强调结束后要请我们吃饭。他就是如此的豪爽好客!临近拍摄日期,他回医院复查,可能要住院,还念念不忘我们的约定,特让李宗高牧师代转告,担心会耽误了录影的进度。感谢主!上帝的眷顾,锺博士身体没有大碍,我们如期进行拍摄。
当天,我们在约定时间登门拜访。在两个小时的拍摄过程,锺博士热忱满分,思路清晰,只NG了一次,可见锺博士是那么的专业、认真呀!听他的故事,成长经历、日常生活,游学教学,艺术创作,尤其是阐述了许多创作方法、创作体验和创作态度,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锺博士自认在天性和气质上是个 “浪漫主义者”,对大地有着强烈的情感,对上帝的创造有着深刻的关注。”乡土 “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主题,这与他童年的成长和在乡村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对他来说,整个宇宙是上帝的杰作,是卓越的艺术品。他在视频中分享说人类的艺术历史就是见证上帝赐予我们创造本能的一个记录,因为上帝是全人类的创造主。钟博士在我们离开前强调,保留文物和保住文化的根,都是很重要的。他把信仰和文化结合的那么透彻贯通,着实为后辈树立了美好的榜样。
经过一段日子的剪辑、加字幕、校阅、修正、再修正后,锺博士的分享视频“基督徒的艺术观” 终于制作完成。我第一时间致电通知他查收邮件,请他过目审阅看看有哪些需要修改的。一会儿功夫,锺博士就回电给我。电话那头听得出他非常的高兴,频频说道我们把他拍得太好了,剪辑配图等都恰到好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完美,他感到非常的满意,还说给我们一个大大的赞,满分100分呀!锺博士,您太给力了。(点击链接观看锺志邦博士的的分享“基督徒的艺术观” https://youtu.be/j3xzAIQA_bM)
今年3月,因为工作需要,能有机会再次登门拜访锺博士,我格外的珍惜。我用了上次师母在我们临走前塞给我的黑芝麻粉烤了一条黑芝麻土司面包带去给他俩。这一次见面,锺博士明显体力大不如半年前了,但谈到信仰、信念、文化、前瞻华人教会等课题时,语气坚定,句句出自肺腑之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我们如何在现今时代做基督门徒,他的每句話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锺博士,您在仲夏离开了,留给我的念想是您亲笔签名送给我的盒装版一套三册65万字回忆录《从南大到北大》。正如您在书中说到:一个人最终在哪里“归宿”就取决于今生的“选择”。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我们每个人现在还有选择的自由与权利,但我们却不能假设这个选择是永远摆在我们面前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生命,就像一根燃烧着的蜡烛,是随时会熄灭的。
感谢主!有一天我们天堂再见!
主末,
郑惠妮@新加坡圣经公会
2021年6月12日